2023年9月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与实践动态:共链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参股管理

动态速览: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国务院国资委将从三个价值维度研究细化央企价值创造评价体系


【国资国企经营成效】

国务院国资委年度报告:央企整体效益保持平稳增长


广东国有资产亮“家底”!共计28.19万亿元


江苏国企改革高质量收官,省人大报告建议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央企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携手推进“共链行动” 提升中国产业链竞争力


13家央企21个产业链方向融通活动年内启动



【科技创新】

北京将出台市属国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重庆市国资委市科技局联合召开市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大会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

着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上海批复组建上海交易集团



【国有资本运作】

28家“A拆A”上市 超100家上市公司在路上


全国首只!北京认股权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启动设立



【市场化开放合作】

国资央企将深化同各类所有制企业沟通交流、互利合作


京津冀三省市国资委第一次联席会暨深入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做实做好重点领域合作平台?扎实推进三省市国资国企深化合作


王忠林出席2023湖北省与中央企业项目对接洽谈会 同向同行共建共赢 携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政策层面】

国务院国资委制定下发《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


2023年9月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与实践动态:共链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参股管理



一、实践方面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中央层面:国务院国资委将从三个价值维度研究细化央企价值创造评价体系

9月23日下午,在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中以“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主题的平行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负责人指出,国务院国资委将持续深入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

一是以深化对标评价为牵引,从经济、战略、社会三个价值维度研究细化中央企业价值创造的评价体系,加强成果运用、引导企业持续对标找差,补短锻强,提质增效。

二是以树标杆典型为抓手,开展价值创造标杆企业选树活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以点带面,推动价值创造行动取得更大成效。

三是以加强体系能力建设为保障,以价值创造为重点,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各项工作,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健全完善价值创造的诊断、责任、执行、评价和保障体系,持续提升价值创造提升转化能力。(新闻来源:证券日报)

【国资国企经营成效】
中央层面:国务院国资委年度报告:央企整体效益保持平稳增长

9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2年,中央企业整体效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6.2%,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万亿元(不含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6.9%。

中央企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发展智能制造、交通、建造、矿山、能源、商贸等传统产业“升级版”,3年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实施现代产业链链长行动计划,先后分两批遴选16家“链长”企业,2022年,16家“链长”企业完成强链补链项目投资1300多亿元,解决270余个产业链难点。

国有企业持续提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能力。2022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科技创新驱动力进一步增强。“科改企业”由209家新增到440家,重点解决改革创新发展瓶颈,激发创新活力。(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地方层面:广东国有资产亮“家底”!共计28.19万亿元

9月26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广东省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下同)国有资产、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三大类国有资产总额281946.58亿元(国有自然资源只统计实物量,暂不统计价值量),同比增长11.94%。负债总额160197.14亿元,同比增长12.14%。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下同)总额121749.44亿元,同比增长11.67%。(新闻来源:羊城晚报)

地方层面:江苏国企改革高质量收官,省人大报告建议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

9月26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关于2022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过去的五年,江苏国有企业资本实力显著增强,资产总额、净资产分别增长135%和111%,利润总额增长35%。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有效发挥,省属企业累计完成投资约4000亿元,一大批省重大项目如期落地,在全省综合交通建设、能源保供、重要物资储备、农业现代化、南水北调、沿海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作用。国资国企在助力经济稳增长方面主动“挑大梁”,省属企业全年投资额达1360亿元。

此外,江苏国资不断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实现多个首次首创。首次建立省属企业外派财务监督专员制度,首次实现对省属企业预算全过程管理,首次开展企业年报主审会计师事务所由省国资委选聘,首次完成对省属企业年度综合考核。首次出台文件加强和规范省属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进场交易,组织开展省属文化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

针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还面临监管体制机制尚不够完善、国资布局结构仍有待优化、国资管理质量还需要提高等问题,报告提出加快制定并实施江苏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3-2025 年),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等建议。(新闻来源:现代快报网)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中央层面:央企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出台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支持政策,加快筹设专项基金。

近年来,中央企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积极进展。2018年至2022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规模由0.7万亿元增长至1.5万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由12.8%提升至27%。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40%,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密集部署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其作为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的“牛鼻子”。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

按照目标,中央企业将强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高端制造业布局,力争2023年中央企业制造业新增投资比重达到13%,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新闻来源:经济日报)

中央层面: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携手推进“共链行动” 提升中国产业链竞争力

9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共建新机制、共筑新基础、共享新成果、共创新生态、共谋新发展”为主题召开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以下简称“共链行动”)启动会。据了解,共链行动旨在引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好发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搭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融通平台,打造产业链生态圈战略合作,有效促进大中小企业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现供需匹配、协同创新、成果共享、生态共建,共同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共链行动有“五共”内涵:共建新机制,实现多维度协同;共筑新基础,夯实产业发展底座;共享新成果,激发产业发展原动力;共创新生态,打造互利共赢共同体;共谋新发展,掌握未来竞争主动权(新闻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央层面:13家央企21个产业链方向融通活动年内启动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启动共链行动,计划今年将依托中央企业组织开展8至10场重点产业链融通发展专题活动,已确定的专题活动包括通用技术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13家中央企业,涉及工业母机、云网融合与数据融通、新一代移动通信、云和算力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21个产业链方向。

共链行动聚焦中央企业链间产业合作、中央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融合,重点在供需匹配、协作配套、创新合作、资源共享、产业赋能、产融结合、央地合作等七方面形成一批示范项目。目前中国移动、国机集团、中国海油、中国三峡集团、中国中车集团等51家中央企业积极申报开展共链行动,涉及161个产业链方向和106场专题活动。(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

【科技创新】
地方层面:北京将出台市属国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属企业完成全市重点项目投资573.4亿元,完成计划的50.7%,较去年同期增长9.8个百分点。从全年投资计划看,国企在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量、额度都将创历史新高。一系列重要经营指标保持向好势头的同时,国企创新发展也在积蓄更多动能。

北京市国资委与市科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推进国企创新;京能集团等市属国企联合发起成立北京碳中和学会;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还成全国首批“专精特新”专板运营机构,以多层次资本市场赋能优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为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北京市将出台市属国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加大投入,积极参与“揭榜挂帅”,并加强与央企、中关村企业合作,集中突破“卡脖子”短板。(新闻来源:国务院国资委)

地方层面:重庆市国资委市科技局联合召开市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大会

9月20日,重庆市国资委、市科技局联合召开市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大会。

会议提出新阶段市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目标是,到2025年,市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4.5%以上,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2022年基础上提升50%,新增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30个。

重庆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曾菁华表示,市国资系统将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强化国企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创新型国有企业;二是加速创新资源要素聚集,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三是健全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四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五是坚持开放合作,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体系;六是集中优势资源,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新闻来源:重庆国资)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
地区层面:着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上海批复组建上海交易集团

9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批复,同意组建上海交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交易集团”)。

为了更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上海国资委提出加快顶层设计落地、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及专项改革等五项具体要求。为更好实现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要改组或组建上海交易集团、上海人才集团等一批新的企业集团,稳步推进金控公司申设等工作;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监管、扶办的集体企业改革调整,研究城镇集资集企融合发展路径;开展管理层级压缩工作“回头看”,加大“两非两资”和非正常经营企业清退力度。

上海国资委将持续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力争全年主要经营指标增速在6%以上,为全力巩固上海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供强有力支撑。(新闻来源:中国网财经)

【国有资本运作】
中央层面:28家“A拆A”上市 超100家上市公司在路上

深交所官网信息显示,深圳华强电子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电子网”)9月1日提交招股书注册稿,公司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A拆A”将再添新的案例。

自2019年底A股分拆上市新规落地以来,截至今年9月4日,共有116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计划分拆128家子公司A股上市,其中已有28家分拆子公司登陆A股,其募资总计492.2亿元。在“A拆A”上市公司中,央国企控股公司达19家,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在国企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国企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步伐正在加快。

从今年来看,7家实现上市的企业中有5家公司的母公司为国有控股。年内新发布分拆上市预案的还有7家国有控股公司,包括中联重科、南方航空、万润股份等。此外,中国联通、潍柴动力、中国交建、宝钢股份、江西铜业等十余家公司也披露了分拆上市进展。(新闻来源:深圳新闻网)

地方层面:全国首只!北京认股权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启动设立

在9月4日举行的全球PE论坛上,中关村发展集团所属中关村资本联手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北京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宣布启动设立全国首支认股权策略创业投资基金——北京认股权先导创业投资基金。

基金由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中关村资本、北银理财作为基石投资人共同筹建,滚动发行、多期接续,目标规模10亿元,首期1亿元,基金将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十大高精尖”产业垂直细分领域,重点投资在北京认股权综合服务平台登记确权的优质认股权项目,助力“专精特新”等创新型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下一步,中关村资本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将积极推动北京认股权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尽快在京落地,联合战略伙伴延链强链补链,探索通过“基金投资+专板赋能”相结合,优化提升认股权综合服务平台生态体系。(新闻来源:国资京京、母基金研究中心)

【市场化开放合作】
中央层面:国资央企将深化同各类所有制企业沟通交流、互利合作

9月22日-23日,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在主题论坛上表示,国资央企将深化同各类所有制企业沟通交流,互利合作,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在践行使命责任上同题共答,着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力量。国资央企愿同各类所有制企业一道,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突出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第二,在布局现代产业上同向发力,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国资央企愿同各类所有制企业一道,紧紧抓住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加大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在深化改革创新上同频共振,着力激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活力动力。国资央企愿同各类所有制企业一道,大力推进改革深化提升,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第四,在应对风险挑战上同舟共济,着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良好生态。国资央企愿同各类所有制企业一道,积极探索深化合作的有效模式,在技术、产业、人才等方面开展更多务实合作。(新闻来源:中国证券报)

地方层面:京津冀三省市国资委第一次联席会暨深入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做实做好重点领域合作平台 扎实推进三省市国资国企深化合作

9月9日,京津冀三省市国资委第一次联席会暨深入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北京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曾劲表示,希望三地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不断增强京津冀三省市国资国企的协同联动,实现双赢、三赢;牢牢把握产业一体化这个关键支撑,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充分用好京津冀三省市国资委合作机制,继续完善产业链协同和项目合作平台、协同创新平台、人才交流平台、协调服务平台等4个重点领域合作平台。

天津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勇表示,天津市国资委将坚持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战略牵引,与北京市、河北省携手,进一步加强沟通,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河北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普清表示,河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与京津合作项目共27个,投资3544亿元。河北国资国企将全面对标京津,深度对接京津,全力做好三地国资国企协同发展工作。(新闻来源:国资京京)

地方层面:王忠林出席2023湖北省与中央企业项目对接洽谈会 同向同行共建共赢 携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9月13日上午,“聚力都市圈 奋进先行区——2023湖北省与中央企业项目对接洽谈会”在黄石市举行。

洽谈会上,武汉都市圈9市与中央企业、省属企业达成合作项目97个,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总部落户等领域,总投资3215亿元,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9个。

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表示,要聚焦加快三大都市圈建设、打造“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等,与广大央企开展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着力强化一流服务保障,扎实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实施;着力提供一流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各项惠企助企措施,用好用足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着力打造一流发展环境,加大为企服务力度。(新闻来源:湖北国资)




2023年9月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与实践动态:共链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参股管理


二、政策方面

中央层面:国务院国资委制定下发《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

主要内容:
为加强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制定下发了《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一共六章,主要在参股投资管理、参股股权经营管理以及参股股权退出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参股投资管理方面,《暂行办法》明确,达到一定持股比例的参股投资,原则上应当享有提名董事的权利。不得以股权代持、“名为参股合作、实为借贷融资”的名股实债方式开展参股合作。同时要求参股投资决策权向下授权应当作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经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由董事会或未设董事会的经理层决定,授权的企业管理层级原则上不超过两级。达到一定额度的参股投资,应当纳入“三重一大”范围,由集团公司决策。参股股权经营管理方面,《暂行办法》规定,国有企业向参股企业的派出人员应当认真勤勉履职,推动参股企业按照规定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等研究决策相关事项,及时掌握并向派出企业报告重大事项,并定期向派出企业述职,每年至少1次。参股股权退出管理方面,指出除战略性持有或培育期的参股股权外,国有企业应当退出5年以上未分红、长期亏损、非持续经营的低效无效参股股权,退出与国有企业职责定位严重不符且不具备竞争优势、风险较大、经营情况难以掌握的参股投资。(新闻来源:搜狐网)

相关解读:
一、对股东实缴出资情况予以关注

对于股东实缴出资问题,《暂行办法》在第十二条通过两款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一是明确国有企业不得对其他股东出资提供垫资;二是不得先于其他股东缴纳出资,另有规定的除外;三是非货币性资产作价出资的,应当以“公允合理的方式”确定国有资产价值;四是其他股东未按约定缴纳出资的,国有企业作为一方股东不能放任不管,应当了解情况后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

二、对参股企业的管理要求明显提升

《暂行办法》进一步提升了管理要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参股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首次要求建立重要参股企业名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国有企业要将没有实际控制力但作为第一大股东以及其他持股比例较高的参股企业纳入其中,探索实施差异化管理。二是派出人员述职机制。国有企业向参股人员具有勤勉义务,推动参股企业按照公司治理的逻辑、章程开展经营管理,派出人员对参股企业的重大事项要能够及时掌握,每年要向派出国有企业述职。三是加强风险监测和报告。当出现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风险或重大损失时,参股的国有股东应当及时向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四是控变参不是违背特定义务的法外原因。《暂行办法》规定,“产权转让、企业增资导致国有企业失去标的企业实际控制权的,交易完成后标的企业不得继续使用原国有企业的字号、经营资质和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不得继续以原国有企业名义开展经营活动”。作为参股股东的国有企业有责任通过有效的工作机制或安排,督促参股企业履行相关“剥离”义务。(新闻来源:WELEGAL公司法务联盟)